产品中心

核工业br

来源:爱游戏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10-07 21:59:30

主要结构

  2003年集团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全年完成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72%。随着核电投产容量的扩大,发电量大幅度增长,对集团公司出售的收益、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军核品生产全面完成年度计划;其他民品生产保持适度增长。生产经营的迅速增加,巩固了扭亏增盈的成果,使集团公司的整体经济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2003年,秦山核电站、秦山二期1号机组、秦山三期两台机组运作情况良好,年发电量、负荷因子、能力因子、非计划自动停堆等指标均取得较好的成绩,部分指标创造国内最高纪录。截至11月底,秦山核电基地4台机组已提前完成全年发电110亿千瓦小时的年度工作目标。

  截至12月31日,秦山核电站全年发电24.09亿千瓦小时,1月至10月负荷因子达到95.7%,全年负荷因子为87%。秦山核电站在第七燃料循环中连续安全运作443天,整个燃料循环中无非计划自动停堆,创造了秦山核电站运行12年来的最高纪录和全国连续安全运作的最高纪录。11月28日,机组在完成第七次换料检修后成功并网,历时38天的换料检修工作胜利结束,比计划提前了5天。

  秦山二期1号机组于2002年4月15日投入商业运行,机组运作时的状态稳定。2003年4月4日,1号机组进入首次换料大修,于6月4日提前18日结束大修。大修结束后,从始至终保持连续满功率运行,截至2003年12月底累计年发电46.16亿千瓦小时,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发电计划。

  秦山三期1号机组于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截至2003年12月底,累计年发电78.83亿千瓦小时。两台机组运行良好。

  在7~9月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秦山核电站、秦山二期1号机组和秦山三期1号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缓解华东电网的用电紧张状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秦山核电二期接受WANO的同行评估。3月,由来自7个国家的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的WANO评估团对秦山第二核电厂进行了同行评估。

  ——对核电厂的换料大修进行全方位检查。在3月下旬、10月上旬分别对秦山二期1号机组首次和秦山核电厂第七次换料及计划大修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

  ——准备运行经验反馈交流会。准备召开运行经验反馈交流会,已按计划筹集论文37篇。

  ——切实抓好安全质量工作。2003年,组织相关的单位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并对落实情况做了督促和检查。

  ——秦山核电三期工程。秦山三期2号机组首次装料提前于2003年3月23日完成,4月29日提前实现首次临界,6月12日提前实现首次并网,7月24日提前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整个工程比计划的55个月提前112天建成投产,工程建设价格较国家批准的概算节省了10%。秦山核电三期工程实行规范的程序化和信息化管理,顺利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并以其建设周期短、工程质量高、多项施工纪录创世界同类核电站之最,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好评。

  ——田湾核电工程。4月29日提前实现220KV备用电源倒送电;8月14日主控室提前投用;安全系统8月31日提前开始向反应堆冲水;10月25日提前开始主系统冷试。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根据调整后的二级网络进度,制定了2003年度6项主要节点目标。经过努力,于6月提前完成了3个节点目标:主系统水压试验、安全壳强度试验和非核蒸汽冲转试验。

  ——逐步加强核电建设经验交流与反馈。11月,中核集团举办了在建核电站建设项目管理第二次交流会。来自国防科工委、国家核安全局、中核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以及有关核电公司、研究设计院(所)、建设公司、监理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专家共百余名齐聚一堂,就核电站建设项目管理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三门项目的现场准备工作。作为“十五”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之一的三门核电厂厂址四通一平工程已经顺利完成。工作中,引进了系统工程的管理理念并采用无标底公开对外招标,在工程建设价格和工期控制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8个标段的中标价比概算节约了37.5%。

  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运作状况良好。集团公司作为两个电站的股东方,积极履行了股东的职责和义务。

  核燃料工业是核电发展的基础。中国核燃料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铀矿勘探、铀矿开采,包括铀的提取、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乏燃料后处理,包括核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三废处理等。这是中国核工业发展取得的一个伟大成就。

  通过技术改进,中国铀浓缩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天然铀生产采用了先进的地浸、堆浸技术,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不断降低。

  自行研制的30万千瓦压水堆燃料元件,十年运行无破损、无变形;引进吸收法国技术,实现了90万千瓦压水堆燃料元件国产化,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制造出高燃耗燃料元件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国产化重水堆燃料元件已用于秦山三期的换料。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核燃料工业在关键环节上实现了生产能力的跨越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核燃料系统的企业在改革、脱困、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增强,效益状况明显好转,职工生活水准不断改善。2003年与1998年相比,核燃料7户企业资产总额增长了43%,出售的收益增长了83%,全系统实现减亏目标,人均工资增长了83%。在全国军工大规模的公司效绩水平比较中,企业处在良好状态。

  核燃料厂严格按合同精心组织生产,优化生产方案,改进制造工艺,使生产周期缩短,成本费用进一步下降,产品质量保持比较高水平。全年共生产大亚湾组件45组、岭澳组件112组、秦山一期21组、秦山二期44组、恰希玛20组。另外,钆棒所需的2.5%丰度的浓缩铀已投入IDR系统,产出合格粉末,并用于大亚湾第十一循环换料组件中。

  重水堆元件厂正式向秦山三期核电站供料,全年按合同交付9360根棒束。

  ——乏燃料离堆贮存设施接收乏燃料。核电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最受关注、最受制约的重要的条件是核电运行产生的乏燃料的安全处理处置,是全世界发展核电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确定了核燃料闭合循环的技术路线世纪初建成了乏燃料离堆贮存设施,并已接收了大亚湾核电站两批乏燃料。中低放固态废料处置设施西北处置场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核电站运行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都已得到了妥善安置。

  ——“大线二步”工程通过了国家竣工验收。2003年11月4日,宜宾核燃料元件厂大型核电站燃料组件生产线改造、完善、配套工程,即“大线二步”工程通过了国家竣工验收。它的建成,使宜宾核燃料元件厂核电站元件生产线具备了双线运行的能力,可以同时在线生产两种不同富集度的燃料组件,为中国压水堆核电站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这是中国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压水堆核电站元件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3年,集团公司积极促进核科技的发展,为核电、核燃料、核应用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增强了集团公司的科学技术实力和企业竞争力。2003年中核集团共获国防科技奖72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43项。

  受控核聚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第一个带有偏滤器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实验装置在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首次实现偏滤器位形放电。等离子体电流达168千安培,等离子体存在时间长达920毫秒,平顶时间660毫秒。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成为中国第一个运行在偏滤器位形的聚变装置,这标志着中国受控聚变研究已迈入一个新阶段。

  核聚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成聚变能核电站,为人类提供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偏滤器是建堆必备的。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实现偏滤器位形放电后,可有效控制接触等离子体第一壁的热通量和降低等离子体的杂质,优化和改善等离子体的性能,大幅度的提升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实验水平。同时,也使中国核聚变研究向聚变能实际应用迈进了一步。

  由于偏滤器位形放电在工程设计和放电控制等方面有较大的技术难度,而一直未在国内聚变装置上开展过实验研究。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积极探索未来聚变堆的运行模式,完成了基础性工作,成功实现了等离子移反馈控制,显著改善了放电重复性和稳定性。

  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建成于2002年12月,是继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HL-1)、中国环流器新一号装置(HL-1M)之后的新一代装置,为中国开展大规模核聚变物理实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中国实验快堆工程按年度计划实施。主要围绕核岛厂房以及其他子项展开土建施工,下半年全面展开安装工作。编写完成了调试阶段的质保大纲(初稿);制定了调试阶段二级网络进度计划;落实了系统调试人员,正按计划对调试人员实施培训。

  燃料转运机是中国实验快堆工程五大关键设备之一,由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和上海第一机床厂联合设计,并由后者承制。2001年8月28日签订制造合同,经过26个月的努力,完成了研制任务并提交验收。

  中核集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在核应用技术产业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在医用放射源供应方面,占国内市场的80%。正在开发医用垃圾焚烧的产品和市场。

  在氟化技术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六氟化硫产品产量在世界市场排名第三,单氟磷酸钠产品的年生产规模达到2000吨,产品占国内市场的80%。

  在同位素制品、钴-60辐照装置等方面,集团公司具有较强的传统优势。拟与国外加强技术经济合作,推进重水堆核电站生产钴-60放射源的项目。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项目,是集团公司核应用技术产业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决定投资参股的第一个项目。该公司于2003年5月15日正式登记注册,并抓紧进行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产品生产线的建设,先后完成了生产线工艺设计、厂房建设、设备制造等工作。正进行生产线建设及设施安装调试,各项工作均按计划推进,预计2004年底启动生产线;——医疗废物焚烧炉。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制出针对医用固态废料的焚烧装置,并与青岛元宏公司合作建造了固体医疗废物焚烧炉。该焚烧炉已于2003年4月非典肆虐之际点火运行,并成立了北京销售分公司。该系统在烟气净化方面具有独特之处,烟气净化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物。另外,还采用了多项抑制产生二恶英的措施,其性能指标满足或高于国家标准要求,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实地取样本检验测试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国家环保总局、国防科工委联合组织召开了国家新产品鉴定会。利用成果鉴定会对产品做了大规模宣传,邀请部分潜在用户对该装置进行了当地考验查证;在四川绵阳组织召开了四川省医用废物焚烧产品推介会;参与北京朝阳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投标;已与北京、四川、吉林、陕西、青海、新疆等地的潜在客户进行了接洽。

  ——医用同位素生产堆(溶液堆)。溶液堆项目尚处在中试阶段,已经初步完成堆芯优化设计和液体回路台架试验,正在进行气体回路强迫循环试验和气体回路中提取

  Sr的台架试验。在与核动力院相关专家和人员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渠道调研并评估了溶液堆项目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前景。

  ——海关集装箱检测系统。原子能院已经建立集装箱检测系统示范基地,具备了生产条件和销售能力。该院研制的海关集装箱检测系统,已经成功出口东南亚国家。

版权所有:爱游戏网页登录入口|爱游戏综合官网|爱游戏网址登录 
辽ICP备05020199号
网站地图